一、靜電粉末噴涂操作規程:
1、操作者必須熟悉設備的一般性能、結構。
2、開機前,按規定檢查工作條件是否滿足噴粉的要求,檢查空氣壓。
力表是否在0.6Mpa左右;檢查靜電發生控制箱接地是否可靠。
3、打開總電源,電源指示燈亮;打開風機按鈕開關,濾風按鈕開關,逆風按鈕開關。
4、靜電噴涂工作電壓緩慢調至在50KV-80KV左右,一般控制在60-70KV間,嚴禁將靜電調至過高。
5、嘴不要過分接近工件,更不能接觸等地電位導體。噴粉槍與工作距離一般調節至15-30cm之間。根據具體噴涂質量,修正各工藝參數,禁操作者用靜電噴粉頭去撥動工件。
6、注意噴室內應無過量粉霧和積粉。若發現后,要及時查明原因,進行檢查和修理。
7、作結束或待料時,將靜電發生控制箱電壓電流調節至“0”,關閉控制電源,關閉壓力閥,清掃工作場地,將靜電等附件擺放整齊,待清掃完噴室積粉后,再依次關風機電源、總電源。
二、靜電粉末噴涂的原理及工藝流程:
1、原理:
工件通過輸送鏈進入噴粉房的噴槍位置準備噴涂作業。靜電發生器通過噴槍槍口的電極針向工件方向的空間釋放高壓靜電(負極),該高壓靜電使從。槍口噴出的粉末和壓縮空氣的混合物以及電極周圍空氣電離(帶負電荷)。工件經過掛具通過輸送鏈接地(接地極形成正極),這樣就在噴槍和工件之間形成一個電場,末在電場力和壓縮空氣壓力的雙重推動下到達工件表面(運送載體為壓縮空氣),靠靜電吸附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層均勻連繼的涂層。
粉末噴涂的過程可人為的分為下面三個過程:
第一階段:粉末在靜電電場力的作用下均勻的吸附于工件表面上,成一層均勻的連續的覆蓋層,這一階段的粉末基本上被工件吸附。
第二階段:粉末在靜電電場作用下繼續飛向工件表面,由于已覆蓋上的粉末所帶電荷與新的粉末電荷相同而產生排拆作用,但靜電電場力比排斥力大,因而粉將繼續吸附,涂層不斷增厚,但有部份粉末不能吸附于工件表面而掉下來。
第三階段:隨著涂層厚度的不斷增加,排斥力也將增大,當增大到與靜電電場力相同時,粉末便不再被工件吸附,涂層厚度不再增加,噴出的粉末全部掉下來,因此在一定的電場強度下靜電涂層的厚度有一定的限制。
2、工藝:
2.1、工藝控制關鍵因素:
(1)、控制前處理質量,保證涂層結合力。表面光潔無固體雜質顆粒。
(2)、鉻化后的烘干,烘干溫度不易過高,否則將使轉化膜過多失去結晶水而發生轉型導致轉化膜疏松而使涂層結合力下降,根據工藝配方的不同,一般烘干溫度控制在60—90度之間。
(3)、控制噴涂過程的工藝參數,如電壓、氣壓、出粉量、槍距和噴粉速度等,保證徐敷厚度均勻性好。
(4)、控制烘箱溫度,溫差控制在±5℃??刂瓢牍袒瘯r間(當粉末剛好流平,但尚未固化的狀態,特征是表面水亮,可趁熱第二次噴粉)。
2.2、噴粉工藝基本參數:
(1)、槍距150~300mm
(2)、高壓靜電源60~90KV
(3)、供粉氣壓(6.86~14.70)×104Pa
(4)、槍口出粉量60~200g/min
(5)、涂膜固化后厚度,一般工件40~130μm,耐電擊工件≥130μm
(6)、車間環境濕度40~60%
(7)、噴室操作窗口的風速0.3~0.5m/s
(8)、涂敷粉末層的固化溫度180±5℃
(9)、完全固化時間與工件熱容量有關。一般工件20~30min。對熱容量大的工件應適當延長時間為40~60min。
2.3、影響靜電噴涂的主要因素:
2.3.1、靜電高壓60-90kV。電壓過高容易造成粉末擊穿反彈和邊緣麻點,電壓過低上粉率低;
2.3.2、靜電電流10~20μA。電流過高容易產生放電擊穿粉末涂層,電流過低上粉率低;
2.4、流速壓力0.30-0.55MPa.流速壓力越.高則粉末的沉積速度越快,有利于快速獲得預定厚度的涂層,但過高就會增加粉末用量和噴槍的磨損速度。
2.5、霧化壓力0.30~0.45Mpa,適當增大霧化壓力能夠保持粉末涂層的厚度均勻。
三、噴槍標準調整程序:
步驟一:噴槍調整前準備事項
1、請將粉末倒入25KG粉體流床內。
2、調整適當壓力使粉末在流床內流化。一般粉末: 5-10psi;金屬粉末: 10-20psi
注意:如果粉末受潮,請用手協助攪動并取出結塊,確認流化完全后再進行涂裝。
步驟二:噴槍標準調整程序
1、調整出粉量旋鈕2-6 kg/c㎡并確認合適的出粉量;
2、調整稀釋空氣旋鈕0-3 kg/c㎡確認粉末霧化良好無抖動現象。
注意:如果稀釋空氣調整太大將造成不會出粉。
3、調整靜電壓旋鈕:一般粉末 40-50kv
金屬粉末 30-40kv
靜電控制技術指標:
輸入電源:AC220V/50HZ
工作電壓:DC24V
靜電輸出電壓力:0-99KV
輸出電流:0-99UA
輸出功率:≤15W
輸入功率:≤20W
環境溫度:-10°C-45°C